在家办公听起来时尚,但也困难多多

    SOHO(在家办公)的流行体现人们的一种心态。他们希望能够摆脱诸如考勤、会议乃至人事管理的束缚,而把工作作为个性喜好的延伸,由此为自己带来时尚的生活和不菲的收入。但这种理想可能是“画饼充饥”

    工作就是饭碗,甭管是铁饭碗,还是泥饭碗,总要有一个才能吃得饱。父辈人退休时那种失落的心态让他们的SOHO子女们看不懂,死守着这个岗位图什么,还不是一退休就只能回家呆着了?这种怀疑的理由很充分,在日益市场化的职场里,聘用制日成主流。一方面福利待遇社会化,雇主是以薪水分档次,越来越少考虑雇员的住房或医疗养老;另一方面雇员也摆明了干一天挣一天钱,工作只是打工,不是归宿。雇佣双方的离心力越来越强,结果便是SOHO的流行。

    前不久,一位在杂志社工作的女友辞职回家,继而加入一家独资网站工作。除每月两次的例会外,基本不用上班,工作是五天制年假病假等福利都有。按她的说法,不用一大早起来挤公车上班,省下了时间及车马费,无形的收益增加了。据她说还可以乘工作空档,带孩子上学,办些私事。可说是家事公事兼顾。另一方面,朋友所任职的公司也省下了办公室空间,省下了电脑、桌椅。故此公司也愿意支付较高的花红,算是回馈。

    互联网是SOHO的根本。一些优秀的网页设计SOHO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个人网站;每天在家中更新网页,是这类SOHO族的主要工作内容。这些优秀的个人网站逐渐引起IT公司的关注,于是,个人网站与大网络公司合作或被其收购的新闻在IT业界层出不穷,这些SOHO族们又开始了新的事业。也有不少人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始了网上信息和咨询服务的尝试,成为信息服务这门行业的SOHO族。最常见的SOHO职业还有音乐创作、产品销售员、平面设计、广告制作、服装设计、商务代理、做期货、炒股票等等。SOHO族这样自由而又浪漫的工作方式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青年人加入这个行列,在这片天空里,他们的才华得到充分的展露。

    话虽如此,身处职场强大的离心力中,SOHO并不是一种好的应付对策。说来说去还是打工,同样要面对工作年限、退休养老和医疗福利等诸多问题。SOHO并不是一个清高的群体,只是他们相对更有个性,同时在某个方面有专长,因此在一段时间内选择了一种更随意自由的工作方式,但最后仍不得不从天上回到人间。到那时,也许自己一无所有,同时束手无策。就仿如现在许多不用考试就可能去念书的成人学校一样,入学固然很舒服,但学到了毕业学历不被承认,再学别的年龄又不允许,其尴尬境况可想而知。SOHO一族大多没有固定的社会保障,没有企业里员工们享受的那些社会保险,自己根据实力,有的购买了商业保险来为自己生存的不确定状态所产生的不安全性加以修正。同时,社会对于这一族群也缺乏相应的保护和约束。

    时间的自由是以牺牲交流的代价换来的。在现今社会的高压力状态下,自闭心态人人难免。SOHO最大的危险就是将这种心态发挥至极致,也许最终成为病态。单独的工作和生活空间,使自己与社会心理支持系统(比如亲人、朋友、同事等)疏离。没有了亲朋好友的生活未免会让人感到孤独而无助。这种社会心理支持系统的丧失,对个人恶劣情绪的改善和心理危机干预将十分不利。有人归纳SOHO一族比较共同的特征是,收入不稳定,个性特征明显,一般都是些在企业里不大容易与人合作的人,没有团队感,孤独感较强,心理倾向于幽闭,生活不规律,消费需求弹性较强,功利性较强,社会责任感较差。

    有圈里人士感叹,原来上班尽管忙,可下班往往还是属于个人的时间,有个人的空间。但如今,工作空间和私人空间合二为一,工作时间和私人时间也难以分清,为获得更高的酬劳,常常超负荷工作。原本希望自由些,但没想到自己还不如为别人打工洒脱,责任感相对低些。

    标榜时尚的SOHO一族们,这些问题应付得了吗?如果不成,赶紧打起精神,挤车上班去吧。

外贸工具

特别推荐